
山西鼎正环保建材有限公司
近日,阳泉市召...
华通集团2019年度工作
&nb...
集团党委在抗疫中积极发挥
自新冠肺炎疫情...
市委书记到装配式建筑项目
4月20日上午...
华通集团 坚定发展环保产
华通快盈viii集团有...
集团工程业务板块转型升级
...
华通快盈viii集团有限公司网站
因工作需要,将...
王国瑞董事长参加阳泉市民
...
三个臭皮匠与团队文化
时下,“团队”是一个热门词汇,媒体报刊频频出现,课堂讲座不绝于耳。出于好奇,查阅了辞海,竟然发现“团队”一词并没有被收录词条,与此相近的词汇只能是团体,其定义是:一群志趣相投的人而结成的集体。管理学家罗宾斯认为:团队是有两个以上相互作用、相互依赖的个体,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。
中国自古就不乏有关团队的故事, “三个和尚没水吃”的典故发人深思,“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”的传说也耐人寻味!同样是三个人组成的团队,和尚与皮匠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?为了便于分析,首先还原三个臭皮匠的故事:
话说诸葛亮到东吴作客,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。其实,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份量,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。那宝塔要求非常高,单是顶上的铜葫芦,就有五丈高,四千多斤重。孙权被难住了,心急如焚。后来寻到了冶匠,但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,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。时隔一月,仍然没有一点儿下文。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方步,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。
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,他们面目丑陋,又目不识丁,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。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,心里不服气,便凑在一起商议。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,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,剪出个葫芦的样子。然后,再用牛皮开料,硬是一锥子、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。在浇铜水时,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。这一着,果然一举成功。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,立即向孙权告辞,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。
从中可以证实,“臭皮匠”是口误,应该是“丑皮匠”;三个和尚的典故大家都耳熟能详,这里不再赘述,从中分析可以得出,两个团队的主要差距就是团队文化:和尚团队追求的是个体利益大化;皮匠团队追求的是集体利益大化。皮匠们心里不服气,为的是东吴人的尊严,为的是东吴人的荣誉,终胜过了诸葛亮,所以说,团队建设的核心就是激发集体荣誉感。
东西方文化的表象虽然千差万别,但基督教衍生的“罪感文化”与中国儒学派生的“耻感文化”却如出一辙,其意义殊途同归,都是劝人从善,和合利众。耻感文化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,儒家强调:“耻”意识是道德的基础,“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”(《孟子·公孙丑》),并把“礼、义、廉、耻”称为四德,当做为人处世的根本。”如果把“荣誉”与“羞耻”用辩证的眼光看,其关系是同生同死、共存共,一个没有集体荣誉感的团队,其成员是一群不知羞耻的人。借用龚老的观点,则是:员工皆知有耻,则企业永无耻也;员工不知耻,为企业之大耻。
( 华通建业 关之鸿)
(责任编辑:华通)